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是两种不同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及行为异常,抑郁症则以持续情绪低落和兴趣减退为核心症状。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症状表现、病因机制及治疗方式上。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出现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或情感淡漠、社交退缩等阴性症状,可能伴随认知功能损害。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持续低落、兴趣丧失、精力下降,可能伴有自责、自杀倾向,但通常无现实检验能力受损。
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系统功能紊乱密切相关,遗传因素影响较大,脑结构异常较明显。抑郁症主要与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有关,环境应激因素作用更突出,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
精神分裂症需满足特征性症状持续1-6个月,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抑郁症诊断要求心境低落持续2周以上,并伴随食欲改变、睡眠障碍等症状,但无精神病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如利培酮片、奥氮平片等,需配合心理社会康复。抑郁症常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结合认知行为治疗。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需长期药物维持治疗,部分可能遗留社会功能缺陷。抑郁症经规范治疗多数可临床痊愈,但复发风险较高,需注重预防复发干预。
精神疾病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家属需学习疾病相关知识,提供支持性环境。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限制咖啡因摄入。鼓励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但避免过度疲劳。定期复诊评估病情变化,严格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不可自行减药或停药。出现症状加重或药物不良反应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