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之前要做什么检查

4.19万次浏览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生孩子之前通常需要进行孕前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传染病筛查、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等项目。孕前检查有助于评估准父母的身体状况,排除潜在风险,为健康妊娠做好准备。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问题。贫血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感染可能增加妊娠风险。若发现异常,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如补充铁剂或治疗感染。

2、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能够评估肾脏功能,检测尿蛋白、尿糖等指标。肾脏疾病或糖尿病可能对妊娠造成不良影响。发现异常时需进一步检查,如肾功能检测或糖耐量试验,必要时需控制血糖或治疗肾脏疾病。

3、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肝炎病毒携带者需特别关注肝功能,乙肝病毒可能通过母婴传播。若发现肝功能异常,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必要时接种乙肝疫苗。

4、传染病筛查

传染病筛查包括乙肝、梅毒、艾滋病等检测。这些疾病可能通过母婴传播,影响胎儿健康。若检测结果为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如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5、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包括阴道分泌物检查、宫颈癌筛查等,可评估生殖系统健康状况。妇科炎症可能影响受孕或增加流产风险。发现异常时需及时治疗,如使用甲硝唑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确保生殖系统健康。

除上述检查外,建议准父母在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每日400微克,有助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同时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均衡饮食,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有慢性疾病或家族遗传病史者,建议咨询遗传咨询师或专科医生,制定个性化孕前管理方案。检查结果异常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或干预,待身体状况稳定后再计划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