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儿童牙齿没掉后面又长新牙通常需要及时就医处理,可能涉及乳牙滞留、恒牙萌出异常等问题。处理方式主要有乳牙拔除、正畸干预、定期口腔检查、保持口腔卫生、调整饮食习惯等。
乳牙滞留是导致恒牙错位萌出的常见原因。滞留的乳牙可能因牙根吸收不全或粘连未能正常脱落,需由口腔医生评估后拔除。拔牙后恒牙可能逐渐自行调整位置,但部分情况需配合正畸治疗。拔牙过程需局部麻醉,儿童可能出现短暂不适,家长需安抚情绪并遵医嘱护理创口。
若恒牙已明显错位萌出,可能需早期正畸治疗。通过活动矫治器或固定托槽引导牙齿归位,避免影响邻牙发育及咬合功能。治疗周期通常需6-12个月,需定期复诊调整。家长需监督儿童保持矫治器清洁,避免进食过硬黏性食物。
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专业口腔检查,通过X光片监测恒牙发育情况。医生可早期发现多生牙、牙瘤等阻碍恒牙萌出的病变,及时手术干预。检查还能评估颌骨发育是否对称,预防面部畸形。
教导儿童使用含氟牙膏早晚刷牙,配合牙线清洁牙缝。滞留乳牙与恒牙并存时更易堆积菌斑,可能引发牙龈炎或龋齿。家长可协助使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采用圆弧刷牙法清洁重叠牙齿区域。
增加苹果、胡萝卜等需咀嚼的硬质食物,刺激乳牙牙根自然吸收。限制高糖饮食减少龋齿风险,补充牛奶、奶酪等富含钙质食物促进恒牙矿化。避免长期食用过于精细软烂的食物导致颌骨发育不足。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双排牙现象应尽快就诊口腔科,避免恒牙错位影响面部发育。日常需培养儿童餐后漱口习惯,定期更换牙刷。乳恒牙替换期出现轻微松动属正常现象,但若乳牙超过3个月未脱落或恒牙萌出受阻,须专业处理。夜间避免奶睡防止奶瓶龋,必要时可涂氟保护新生恒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