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病毒性脑炎通常不会自愈,需要及时就医治疗。病毒性脑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等,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病毒性脑炎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毒侵入脑组织后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脑细胞损伤。若不及时干预,可能造成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多数患者需住院接受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注射液等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同时配合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部分轻症患者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但重症患者可能遗留癫痫、智力障碍等后遗症。
极少数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感染某些自限性病毒时,可能出现轻微症状后自行缓解,这种情况多见于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引起的轻型脑膜炎。但临床上无法通过症状准确判断病毒类型,所有疑似病例均需通过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确诊,故不建议等待自愈。
病毒性脑炎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脑缺氧。饮食需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流质食物,如牛奶、豆浆等,补充足够热量和维生素。恢复期可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和认知训练,家属需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变化,定期复查脑电图和头部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