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部分病理类型较轻的IgA肾病可能自愈,但多数患者需医学干预。IgA肾病的预后与病理分级、蛋白尿程度、血压控制等因素相关,主要分为单纯性血尿型、轻度蛋白尿型、中重度蛋白尿型及肾功能不全型。
仅表现为镜下血尿且病理改变轻微的患者可能自愈。这类患者肾活检显示系膜区IgA沉积轻微,无新月体或肾小球硬化。建议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避免剧烈运动或感染等诱发因素。若出现蛋白尿或血尿加重需及时就医。
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低于1克且肾功能正常者,部分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改善。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但需每3-6个月复查尿蛋白和血肌酐,若持续存在微量蛋白尿仍需考虑药物治疗。
尿蛋白超过1克/天者通常无法自愈。此类患者肾活检常见系膜增生或节段性硬化,需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部分病例需联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进行免疫抑制治疗。
血肌酐升高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者提示疾病进展,必须医疗干预。病理可见肾小球硬化或间质纤维化,需采用综合治疗包括降压、降蛋白尿和延缓肾功能恶化。严重者可能需肾脏替代治疗,不可延误就医时机。
微小病变型IgA肾病预后较好,但需与原发性微小病变肾病鉴别。部分儿童患者发病与感染相关,感染控制后症状可能缓解。但所有IgA肾病患者均须长期随访,即使症状缓解也可能存在病理学持续异常。
IgA肾病患者无论是否出现症状,均应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4之间。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发现异常及时肾内科就诊。病理类型较轻者虽可能自愈,但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擅自停药或中断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