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拉肚子电解质紊乱的症状主要有口渴、乏力、头晕、肌肉痉挛、心率异常等。电解质紊乱通常由腹泻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引起,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尿量减少等症状。
腹泻时体内水分快速流失,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口渴中枢,患者会感到明显口干舌燥。此时需少量多次补充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胃肠负担。若出现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应及时就医。
低钾血症是腹泻后常见并发症,血钾低于3.5mmol/L时可出现全身肌肉无力,严重时影响呼吸肌功能。轻度缺钾可通过进食香蕉、橙子等富钾食物改善,中重度需静脉补钾治疗。同时需监测心电图防止心律失常。
钠离子丢失导致低钠血症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引发脑细胞水肿,表现为头痛、嗜睡甚至意识模糊。急性低钠血症需限制液体摄入并使用高渗盐水,慢性情况可通过调整饮食逐步纠正。老年患者需警惕跌倒风险。
钙镁离子缺乏会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常见小腿腓肠肌痉挛,夜间发作较多。可局部热敷缓解症状,必要时检测血清钙镁水平。乳制品、坚果等食物有助于补充矿物质,严重缺乏时需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严重电解质紊乱可能引发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与钾、钙离子浓度异常相关。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需立即心电图检查,静脉补充电解质需严格控制速度和浓度。基础心脏病患者更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
腹泻期间应进食米汤、面条等低渣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加重肠道负担。可适量饮用含钾钠的补液饮料,每次腹泻后补充100-200ml液体。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意识改变、少尿等表现,须紧急就医进行静脉补液和电解质监测。婴幼儿及老年人需特别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和尿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