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有并发症吗

1.68万次浏览

葛伟 副主任医师

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可能出现并发症,但概率较低。常见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血肿、血管损伤、心脏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如脑卒中或死亡极为罕见。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等,需由专业医生评估风险后实施。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中较轻微的并发症多与穿刺操作相关。局部血肿表现为穿刺点周围皮肤淤青、肿胀,通常可自行吸收。血管损伤可能导致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通过加压包扎或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可处理。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低热或心包摩擦音,可能与导管刺激有关,多数在1-3天内缓解。术中造影剂使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术前需详细询问过敏史。

严重并发症需紧急处理。心脏穿孔可导致心包填塞,表现为血压骤降、颈静脉怒张,需立即心包穿刺引流。房颤消融术可能引发放射性食管炎或肺静脉狭窄,术后需监测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症状。起搏器植入后可能发生电极脱位或囊袋感染,表现为起搏失灵或局部红肿热痛。血栓脱落导致的脑卒中多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需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严重出血并发症需输血或外科干预,术前应规范停用抗凝药物。

术后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1-2周。起搏器植入患者需远离强磁场环境,定期检测设备工作状态。出现心悸加重、持续胸痛或发热超过38℃时应及时就医。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限制咖啡因摄入,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建议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长期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迟发性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