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治疗高血糖可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干预、药物治疗、血糖监测、中医调理等方式综合干预。高血糖通常与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长期未控制可能引发糖尿病及心脑血管并发症。
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减少精制糖和高升糖指数食物如白米饭、甜点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西蓝花、燕麦等,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模式,避免暴饮暴食,可适量选择低糖水果如草莓、樱桃作为加餐。
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抗阻训练如深蹲、弹力带练习每周2-3次,能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
二甲双胍片为一线降糖药物,通过抑制肝糖原分解降低血糖。阿卡波糖片可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吸收,格列美脲片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具体用药需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使用血糖仪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记录数据以便医生评估疗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连续观察血糖波动趋势。监测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就医,避免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发生。
在医生指导下可配合中药如葛根芩连汤改善胰岛素抵抗,针灸足三里、胰俞等穴位调节代谢。需注意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避免重复用药。中医调理需长期坚持,不可替代规范降糖治疗。
高血糖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加重代谢紊乱。戒烟限酒可减少血管损伤风险,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促进代谢废物排出。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等并发症筛查,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血糖稳定。出现多饮多尿加重、体重骤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