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可采用内服中药、外治法、针灸、推拿及饮食调理等方式综合干预。糖尿病足多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气血瘀滞、脉络闭塞,常表现为足部麻木、疼痛、溃疡或坏疽。
根据证型选用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或清热解毒方剂。气阴两虚型可用生脉饮加减,含人参、麦冬等;湿热毒盛型可选四妙勇安汤,含金银花、玄参等。需由中医师辨证后调整组方,避免自行用药。
溃烂创面可用金黄散外敷促进消肿,或生肌玉红膏祛腐生新。熏洗法以桂枝、红花等煎汤温浴,改善局部循环。严重感染时需结合西医清创处理。
选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针刺,配合艾灸涌泉穴温通经脉。电针刺激可改善神经传导,缓解麻木症状。皮肤破损处禁用针刺。
沿脾经、肾经穴位点按,配合足底反射区按摩,促进气血运行。手法需轻柔,避免损伤脆弱组织。合并深部感染或血栓时禁止按摩。
控制总热量摄入,选用山药、枸杞等健脾益肾食材,避免辛辣燥热食物。可饮用黄芪山楂茶辅助化瘀,但需监测血糖变化。
糖尿病足患者需每日检查足部皮肤,穿着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外伤和烫伤。严格控制血糖是治疗基础,中医干预应配合西医降糖方案。出现足部红肿、溃烂加重或发热时须立即就医,防止感染扩散导致截肢风险。建议定期进行下肢血管和神经功能评估,早期发现病变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