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心律失常能否根治需根据具体类型判断,部分类型可通过治疗完全消除症状,部分需长期管理控制。
生理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或偶发房性早搏,常由情绪激动、疲劳、咖啡因摄入等因素诱发,去除诱因后多可自行恢复。这类情况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减少刺激性饮食、适度运动等干预后,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即可恢复正常心律。部分患者伴随心悸、胸闷症状时,医生可能短期开具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或盐酸普罗帕酮片等药物缓解不适。
病理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多与器质性心脏病相关。冠心病心肌缺血可能导致心肌电活动紊乱,表现为胸痛伴心律不齐;心肌炎后遗症可引发持续性室性早搏。这类情况通过导管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成功率较高,但房颤消融后存在复发概率。慢性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通常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维持正常心率。药物治疗方面,盐酸胺碘酮片常用于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而严重心动过缓可能需要阿托品注射液应急处理。
建议心律失常患者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避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以防加重心脏负荷,保持情绪稳定减少交感神经兴奋。突发严重心悸或晕厥时应立即就医,由心血管专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调整治疗方案。长期管理良好的患者可与正常人无异,但需终身随访观察心脏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