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弱视怎样形成的

1.03万次浏览

王卫 副主任医师

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后天弱视通常由屈光不正、斜视、形觉剥夺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视力模糊、立体视觉减弱等症状。后天弱视的形成主要有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原因。

1、屈光参差性弱视

屈光参差性弱视与双眼屈光度差异较大有关,通常表现为单眼视力下降。患者可能伴有视物模糊、眯眼等症状。治疗需通过光学矫正配合遮盖疗法,常用药物包括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阿托品眼用凝胶等散瞳剂辅助验光,必要时需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2片营养神经。

2、斜视性弱视

斜视性弱视因眼位偏斜导致双眼视功能异常,常见症状为复视或代偿性头位。发病可能与眼外肌发育异常或神经调控失衡有关。治疗需先矫正斜视,可采用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液暂时调整眼位,严重者需行直肌后徙术等手术,术后需配合视觉训练。

3、形觉剥夺性弱视

形觉剥夺性弱视多因先天性白内障、角膜混浊等阻碍光线进入眼内,导致视网膜成像模糊。患儿可能出现畏光、眼球震颤等表现。需尽早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或角膜移植术解除遮挡,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预防感染,并加强屈光矫正。

4、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可因遗传代谢异常或孕期感染导致晶状体混浊,直接影响视觉发育。典型症状为瞳孔区发白、追视能力差。需在6月龄前完成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控制炎症,并长期进行弱视训练。

5、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因提上睑肌功能不全遮蔽瞳孔,常见于重症肌无力或先天发育异常。表现为睑裂狭小、抬眉视物。轻度可使用新斯的明注射液诊断性治疗,重度需行额肌瓣悬吊术,术后配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同时进行视力康复训练。

后天弱视的防治需注重早期筛查,3-6岁是视觉发育关键期。建议定期检查儿童视力,发现异常及时干预。日常生活中应保证均衡营养,适量补充维生素A软胶囊等护眼营养素,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弱视训练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坚持进行,遮盖治疗期间注意遮盖眼视力监测,防止健眼视力下降。手术治疗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评估视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