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性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7122次浏览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缓慢性心律失常可通过生活干预、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方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通常由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缺血、药物副作用、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1、生活干预

轻度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症状。避免摄入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品,戒烟并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心脏负担。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能增强心肌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晕厥。日常需监测心率变化,若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需及时休息。

2、药物治疗

对于心率低于50次/分的患者,医生可能推荐使用阿托品注射液或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等药物提高心率。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可用于改善心肌传导功能,但需注意药物可能引发心悸等不良反应。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3、心脏起搏器

严重窦房结功能衰竭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需考虑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该手术通过皮下植入电子设备维持正常心律,术后需定期检查设备工作状态。起搏器植入后应避免接触强磁场环境,并按时更换电池。

4、病因治疗

由心肌缺血引起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可使用硝酸甘油片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者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调节代谢。电解质紊乱患者应通过氯化钾缓释片等纠正血钾水平,同时治疗原发疾病。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心阳不足型缓慢性心律失常可用参附注射液温补心阳,配合艾灸关元穴改善症状。气阴两虚者适合服用生脉饮口服液,同时可进行穴位贴敷治疗。中医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替代西医基础治疗。

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日常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突然体位变化诱发晕厥。饮食宜选择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减轻心脏负荷。定期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症状发作时的活动状态。若出现持续胸痛、意识丧失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就医。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寒冷刺激加重病情,睡眠时可适当抬高床头减少夜间症状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