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底出血是怎么回事

4.23万次浏览

王卫 副主任医师

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糖尿病眼底出血可能由血糖控制不佳、视网膜微血管病变、高血压、高血脂、眼部炎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血糖、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定期眼科检查等方式干预。

1、血糖控制不佳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液渗出。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飞蚊症等症状。需通过胰岛素注射液、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药物控制血糖,同时配合低GI饮食和规律运动。

2、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期会出现新生血管,这些血管结构脆弱易破裂出血。典型表现为突发视野缺损或红色视觉。可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封闭渗漏血管,或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抑制血管增生。

3、高血压

血压过高会加剧视网膜血管压力,诱发血管破裂。常伴随头痛、恶心等症状。建议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每日监测血压并限制钠盐摄入。

4、高血脂

血脂异常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视网膜供血。可能出现脂质渗出导致的黄色硬性渗出斑。需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调节血脂,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

5、眼部炎症

葡萄膜炎等炎症反应会破坏血-视网膜屏障。症状包括眼红、畏光等。可局部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严重时口服泼尼松片,同时避免揉眼刺激。

糖尿病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散瞳眼底检查,严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下。日常注意用眼卫生,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出现突发视力下降需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饮食上建议增加蓝莓、菠菜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戒烟限酒有助于保护微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