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核脱出什么情况下做手术

2.99万次浏览

王亮 副主任医师

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髓核脱出是否需要手术主要取决于神经压迫程度和保守治疗效果。当出现马尾综合征、进行性肌力下降或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时通常建议手术。髓核脱出多由椎间盘退变、外伤或长期劳损引起,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可能导致下肢放射痛、感觉异常等症状。

存在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是手术首要指征。若髓核脱出导致马尾综合征,表现为会阴麻木、大小便失禁或双下肢瘫痪,需在24小时内急诊手术解除压迫。进行性肌力减退如足下垂、踝关节背伸无力持续加重,或保守治疗后肌力仍低于3级,提示神经损伤不可逆风险,需手术干预。顽固性疼痛影响生活质量也是常见手术原因,当规范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药物镇痛、硬膜外注射等持续3个月无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仍超过6分时可考虑手术。

相对手术指征需综合评估。年轻患者单节段脱出伴明确神经定位体征,手术预后较好。影像学显示脱出髓核游离或钙化,自发吸收可能性低时手术价值更高。存在椎管狭窄基础病变者,髓核脱出易造成严重压迫,早期手术能避免神经不可逆损伤。但需排除手术禁忌证,如凝血功能障碍、活动性感染或全身状况不能耐受麻醉等情况。

术后需佩戴腰围4-6周保护脊柱稳定性,避免弯腰搬重物等动作。康复期可进行游泳、平板支撑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肌群力量,物理治疗帮助神经功能恢复。长期需保持标准体重,采用正确坐姿和搬物姿势,睡眠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定期复查MRI评估神经减压效果,若出现切口红肿、发热或症状复发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