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骨髓炎常见症状因发生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包括四肢长骨疼痛肿胀、脊柱活动受限伴低热、颌面部局部红肿溃脓等。骨髓炎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可能伴随骨质破坏、窦道形成或全身中毒症状。
四肢长骨骨髓炎多见于儿童股骨或胫骨,急性期表现为突发高热伴患肢剧痛,局部皮肤发红发热,拒绝负重活动。慢性期可见患处反复流脓、皮肤色素沉着,X线显示死骨形成。可能与外伤后细菌感染、血源性播散等因素有关,需采用头孢呋辛酯片联合手术清创治疗。
脊柱骨髓炎好发于腰椎,表现为持续性腰背痛夜间加重,伴有僵硬感和低热。严重者可出现神经根受压导致的放射痛,磁共振可见椎体骨质破坏。常见于糖尿病患者或静脉吸毒者,需使用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控制感染,必要时行椎体融合术。
颌骨骨髓炎多继发于牙源性感染,患侧面部肿胀压痛明显,口腔黏膜可见瘘管溢脓,伴张口困难及牙齿松动。CT检查显示骨质溶解灶,可能与智齿冠周炎扩散有关。需拔除病灶牙并配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
骨盆骨髓炎常见于骶髂关节区域,表现为深部钝痛放射至臀部,行走时加重伴跛行。可能由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扩散导致,超声可见软组织脓肿。需长期使用利福平胶囊联合氧氟沙星片治疗,卧床休息减轻负重。
手足短骨骨髓炎多见于趾骨或指骨,局部呈梭形肿胀伴甲床脓性分泌物,皮肤张力增高发亮。常见于穿透伤后感染,X线显示骨膜反应。需手术切开引流,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控制感染。
骨髓炎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质修复。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慢性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影像学,避免发展为慢性骨髓炎或病理性骨折。出现持续疼痛加重或新发神经症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