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脏病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心脏病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心脏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长期高脂饮食、吸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痛、胸闷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控制病情。日常需减少动物脂肪摄入,保持规律运动。
心肌炎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乏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曲美他嗪片等药物改善心肌代谢。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心脏瓣膜病可能与风湿热、退行性病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轻中度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严重者可能需进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
先天性心脏病可能与胚胎期发育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口唇青紫、发育迟缓等症状。部分简单先心病可通过介入封堵术治疗,复杂病例需行外科矫治手术。患儿家长需定期随访心功能评估。
心律失常可能与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慌、头晕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胺碘酮片、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心脏病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优先选择鱼类、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出现持续胸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有助于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