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B类降压药有哪些

4.05万次浏览

郝盼盼 主任医师

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ARB类降压药主要有氯沙坦钾片、缬沙坦胶囊、厄贝沙坦片、替米沙坦片、奥美沙坦酯片等。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发挥降压作用,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及糖尿病肾病等患者。

1、氯沙坦钾片

氯沙坦钾片可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AT1受体结合,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除治疗高血压外,还可减少蛋白尿,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高钾血症,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2、缬沙坦胶囊

缬沙坦胶囊对AT1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能持续24小时平稳降压。适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心室重构。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腹痛、乏力,妊娠期及双侧肾动脉狭窄者禁用。

3、厄贝沙坦片

厄贝沙坦片降压效果与剂量呈依赖性,适用于合并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代谢主要通过肝脏CYP2C9酶,与华法林联用需监测凝血功能。偶见皮疹、肌痛等不良反应。

4、替米沙坦片

替米沙坦片具有最长半衰期约24小时,特别适合晨峰高血压控制。其脂溶性较高,可穿透血脑屏障减轻交感兴奋。严重肝功能障碍者需减量,避免与锂剂合用。

5、奥美沙坦酯片

奥美沙坦酯片前体药需经肠道酯酶转化生效,起效快且食物不影响吸收。对AT1受体拮抗作用强于其他ARB,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可考虑选用。需警惕血管性水肿等过敏反应。

使用ARB类药物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血钾及肾功能,避免突然停药。建议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5克以下,适当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若出现面部肿胀、呼吸困难等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调整用药方案。所有ARB类药物均须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