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耳鸣伴随站不稳和身体晃动可能与内耳疾病、神经系统异常或全身性疾病有关,常见原因包括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梅尼埃病是内耳淋巴液失衡导致的疾病,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耳鸣及听力下降。眩晕发作时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和站立不稳,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盐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内耳循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控制急性期炎症,必要时可考虑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注射液。患者应低盐饮食并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刺激。
前庭神经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突发剧烈眩晕伴恶心呕吐,但无耳鸣或听力障碍。患者常感觉身体向患侧倾斜,站立时需扶墙行走。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可遵医嘱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促进前庭代偿,注射用腺苷钴胺营养神经。症状缓解后需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如Brandt-Daroff习服练习。
该病由耳石脱落至半规管引起,特点为头位变化时出现短暂眩晕,可能伴随轻度耳鸣。典型表现为起床或翻身时突发天旋地转感,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分钟。确诊后可通过Epley手法复位治疗,药物可辅助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严重者可考虑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改善微循环。
脑干或小脑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平衡障碍,常见于颈椎病或动脉硬化患者。症状包括头晕目眩、行走漂浮感,可能伴随后枕部头痛和视物模糊。需检查椎动脉彩超,治疗可选用尼莫地平片扩张血管,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同时配合颈部康复训练。
长期焦虑可能引发躯体化症状,表现为持续性耳鸣伴非旋转性头晕,患者常描述为"头重脚轻"或"踩棉花感"。可伴随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心理评估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调节神经递质,配合前庭康复训练和认知行为治疗。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眩晕发作期间建议坐卧休息,防止跌倒受伤。饮食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2000毫升。可进行前庭功能锻炼如眼球追踪练习、平衡训练等。若症状反复出现或加重,应及时到耳鼻喉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完善纯音测听、前庭功能检查、头颅MRI等明确诊断。避免自行服用止晕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