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爸爸打呼噜可能对新生儿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睡眠干扰和潜在健康风险。打呼噜通常由鼻咽部结构异常、肥胖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情况评估影响程度。
新生儿睡眠周期短且易受外界刺激影响,持续的打呼噜声可能干扰其深度睡眠。深度睡眠对婴儿大脑发育和生长激素分泌至关重要,长期睡眠碎片化可能导致烦躁、进食困难等表现。建议家长将婴儿床安置在远离声源的区域,或使用白噪音机掩盖环境杂音。
若打呼噜伴随睡眠呼吸暂停,可能造成卧室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长期处于低氧环境可能影响心肺功能。家长需观察婴儿有无呼吸频率加快、面色发绀等异常,必要时监测卧室空气质量。
打呼噜时飞沫扩散范围可达1米,可能增加新生儿呼吸道感染概率。特别是患有鼻炎、扁桃体炎的家长,口腔细菌可能通过飞沫传播。建议打呼噜者睡前清洁口腔,避免与婴儿面对面睡眠。
长期暴露在突发性鼾声中,可能使新生儿产生惊跳反射,影响安全感建立。表现为易惊醒、哭闹增多等应激反应。可通过增加白天抚触时间、使用襁褓包裹等方式增强婴儿心理稳定性。
打呼噜引发的睡眠剥夺可能间接影响育儿质量。父母因睡眠不足导致情绪烦躁,减少与婴儿的互动时间。建议打呼噜者侧卧睡眠,或通过减重、口腔矫正器等改善症状。
对于打呼噜情况严重者,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或睡眠医学中心就诊,通过多导睡眠监测明确病因。新生儿房间应保持温度20-24℃、湿度50-60%,定期通风换气。哺乳期母亲需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以增强环境适应能力。若婴儿出现持续嗜睡或喂养困难,应到儿科排除听力损伤或发育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