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一个月期间患上急性肠炎怎么办

1.32万次浏览

陈勇 副主任医师

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妊娠一个月期间患上急性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遵医嘱用药、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急性肠炎通常由饮食不当、病原体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妊娠期急性肠炎发作时应选择低渣、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软面条、蒸蛋羹等,避免辛辣刺激或生冷食物。少食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同时需暂停摄入乳制品及高纤维蔬菜水果,防止加重腹泻症状。每日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

2、补充水分

频繁腹泻会导致孕妇脱水风险增加,需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补液盐溶液,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以上。观察尿液颜色可作为简单判断标准,若呈深黄色需加强补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肠,可每15-20分钟补充50-100毫升液体。

3、热敷腹部

用40℃左右热水袋包裹毛巾后敷于脐周,每次15-20分钟可缓解肠痉挛引起的腹痛。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每日可重复进行3-4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松弛肠道平滑肌,但若出现阴道流血或宫缩需立即停止。

4、遵医嘱用药

孕妇须严格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补液盐散等B类安全药物。禁止自行服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小檗碱片等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用药期间需监测胎心变化,若出现皮疹或腹痛加剧需及时停药复诊。

5、及时就医

当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8.5℃、血便、每小时腹泻超过3次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立即前往产科与消化科联合就诊。医生可能通过血常规、粪便培养等检查评估感染程度,必要时会采用静脉补液或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同时进行胎心监护确保胎儿安全。

妊娠期急性肠炎期间需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诱发宫缩。注意记录每日排便次数与性状,定期监测体温变化。恢复期可逐步添加苹果泥、蒸胡萝卜等富含果胶的食物帮助修复肠黏膜。建议准备专用餐具并高温消毒,家庭成员需加强手部卫生防止交叉感染。若症状反复或伴随阴道分泌物异常,须在24小时内完成产科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