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如何保守治疗

4.01万次浏览

王亮 副主任医师

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锁骨骨折保守治疗主要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制动、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及定期复查。锁骨骨折多由外伤导致,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

1、手法复位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锁骨骨折。由专业医生通过牵引、按压等手法使骨折端恢复对位,操作需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复位后需配合外固定维持位置,避免二次移位。复位后可能出现短暂疼痛加重,可通过冰敷缓解。

2、外固定制动

常用8字绷带或锁骨带固定4-6周,保持肩关节后伸位以减少骨折端张力。固定期间需维持松紧度适宜,过紧可能压迫腋窝血管神经,过松则无法有效制动。每周调整固定装置并检查皮肤状况,防止压疮。固定期间禁止患侧上肢负重及剧烈活动。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氨酚羟考酮片。中成药如伤科接骨片可促进骨痂形成。药物使用期间需观察胃肠道反应,避免与其他抗凝药物联用。儿童患者需家长监督用药剂量。

4、康复训练

固定拆除后逐步进行肩关节被动-主动活动训练,初期以钟摆运动、爬墙练习为主,后期增加抗阻训练恢复肌力。训练强度以不诱发剧烈疼痛为度,每周3-5次,持续2-3个月。康复期间可配合局部热敷或低频脉冲电刺激改善血液循环。

5、定期复查

复位后第1、2、4、6周需拍摄X线片监测骨折愈合情况,观察是否存在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若6周后仍无骨痂形成,需考虑调整治疗方案。复查时需评估患肢感觉运动功能,排除臂丛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保守治疗期间建议保持高钙饮食,每日摄入3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睡眠时取半卧位减轻患侧压力,避免侧卧压迫骨折端。固定期间可进行健侧肢体锻炼维持全身机能,6周内禁止游泳、球类等上肢负荷运动。若出现固定松脱、手指麻木或疼痛加剧,须立即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