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总是急性胃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注意休息、遵医嘱用药、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急性胃肠炎通常由饮食不当、病原体感染、药物刺激、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饮食不当是诱发急性胃肠炎的常见原因,如进食生冷、变质或刺激性食物。发病期间应选择低脂低纤维的清淡饮食,如米粥、面条、馒头等,避免辛辣、油腻及乳制品。症状缓解后可逐步增加苹果泥、蒸南瓜等易消化食物,帮助胃肠功能恢复。
频繁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可自制补液水500毫升温水+1.75克食盐+10克白糖,每小时饮用50-100毫升。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干舌燥等脱水表现,应及时就医静脉补液。
免疫力低下时更易反复发作,发作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劳累。腹部可用热水袋热敷缓解痉挛疼痛,保持腹部保暖。恢复期应保证充足睡眠,每日7-8小时,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增强体质。
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口服补液盐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腹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解痉,但须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病情。
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肝硬化等更易反复感染,需加强原发病控制。日常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分开处理,餐具定期煮沸消毒。外出就餐避免生食,接触污染物后严格洗手。流行季节可提前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反复发作急性胃肠炎者建议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如海鲜、坚果等。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人群需监测胃肠黏膜状态。恢复期可每日饮用无糖酸奶补充益生菌,烹饪时添加姜汁或陈皮促进消化。若半年内发作超过3次,需进行胃镜或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