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运动、肌张力异常和姿势平衡障碍,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运动障碍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系统退行性变、脑损伤、代谢异常、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不自主运动是运动障碍的核心症状,包括震颤、舞蹈样动作、肌阵挛等。震颤多见于帕金森病,表现为静止时肢体节律性抖动。舞蹈样动作常见于亨廷顿病,表现为无目的、不对称的快速抽动。肌阵挛可能与脑缺氧或代谢紊乱有关,表现为肌肉突发短暂收缩。针对不自主运动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苯海索片、左旋多巴片、盐酸普拉克索片等药物调节神经递质。
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肌肉僵硬或松弛,常见于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等疾病。肌强直可能伴随齿轮样阻力感,肌张力低下可能导致姿势维持困难。这类症状可能与基底节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有关。治疗可采用肉毒毒素注射缓解局部肌张力障碍,或使用甲磺酸溴隐亭片、盐酸罗匹尼罗片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姿势平衡障碍表现为步态不稳、易跌倒,多见于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可能出现前冲步态、转身困难等症状,与黑质纹状体通路损伤相关。康复训练可改善平衡功能,药物治疗包括盐酸金刚烷胺片、恩他卡朋片等,严重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手术。
运动迟缓表现为动作启动困难、运动幅度减小,是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患者可能出现面具脸、写字过小征,与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死亡有关。治疗以左旋多巴制剂为主,如多巴丝肼片、卡左双多巴控释片,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物理疗法。
运动协调障碍表现为动作笨拙、准确性下降,常见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可能出现辨距不良、轮替运动障碍,与小脑浦肯野细胞损伤相关。治疗可尝试盐酸硫必利片改善症状,配合前庭康复训练、平衡垫训练等物理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需进行基因检测。
运动障碍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饮食应注意营养均衡,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绿叶蔬菜。康复训练需在专业治疗师指导下循序渐进,避免跌倒风险。定期随访评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症状加重或出现吞咽困难等新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