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怀孕后查出乙肝小三阳可通过定期监测肝功能、抗病毒治疗、母婴阻断、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过度劳累等方式干预。乙肝小三阳通常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可能伴随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症状。
孕妇需每1-2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载量及肝脏超声。若发现谷丙转氨酶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或病毒载量较高,需考虑抗病毒治疗。孕期肝功能波动可能与激素变化有关,但持续异常需警惕肝炎活动。
当病毒载量超过10^5 IU/ml时,为降低母婴传播风险,可在妊娠24-28周开始使用替诺福韦酯片或替比夫定片等妊娠B级抗病毒药物。用药期间需每月监测肾功能和血磷水平,分娩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治疗。
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在1月龄、6月龄完成后续疫苗接种。剖宫产不能降低传播概率,母乳喂养在规范免疫接种后是安全的。家长需确保婴儿7月龄时复查乙肝表面抗体。
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60-80克,优先选择易消化的蒸煮烹饪方式。适量增加西蓝花、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深色蔬菜,避免摄入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出现腹胀时可少量多餐,每日主食量不低于150克。
保证每日夜间睡眠7-8小时,午间休息30分钟。避免提重物、长时间站立等体力消耗,妊娠晚期建议左侧卧位改善肝脏血流。出现皮肤黄染或尿色加深应立即就医,日常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
孕妇应严格禁酒并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家属需协助记录每日体重变化和饮食情况,若每周体重增长超过500克或出现下肢水肿需排查肝源性水肿。建议选择有乙肝疫苗接种资质的医院分娩,产后42天复查时需评估肝功能恢复情况。保持餐具单独使用并定期消毒,家庭成员应完成乙肝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