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新生儿枕秃通常由头部摩擦、维生素D缺乏、湿疹、遗传因素、体位性脱发等原因引起。枕秃是指婴儿头部与枕头接触部位出现的局部头发稀疏或脱落现象,多数属于生理性表现,少数可能与病理性因素相关。
新生儿长时间仰卧可能导致后脑勺与床面反复摩擦,造成局部毛发断裂脱落。建议家长定期调整婴儿睡姿,避免单一姿势压迫,可选择透气柔软的枕巾减少摩擦。若伴随头皮发红,可涂抹少量婴儿润肤霜保护皮肤。
维生素D不足可能影响毛囊正常发育,表现为枕部头发稀疏。母乳喂养婴儿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如星鲨维生素D滴剂,配方奶喂养婴儿应确认奶粉中维生素D含量是否达标。日常可适当晒太阳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
头皮湿疹引起的瘙痒会导致婴儿频繁摩擦头部,可能出现局部脱发。可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地奈德乳膏缓解炎症,配合婴儿专用保湿霜如妙思乐润肤霜护理。家长需保持婴儿头皮清洁干燥,避免抓挠。
部分婴儿受家族遗传影响,毛囊生长周期较短可能出现暂时性脱发。这种情况通常无须特殊处理,随着生长发育会逐渐改善。家长可观察脱发区域是否有新发长出,若持续未见改善需就医排除其他病因。
胎儿期宫内压迫或分娩时产道挤压可能导致局部毛囊进入休止期,出生后出现局限性脱发。多数在6-12个月内自行恢复,期间避免过度清洁或刺激脱发区域。若伴随其他异常如皮肤病变,需就医检查是否合并真菌感染。
家长应注意保持婴儿头皮清洁但避免过度洗护,每周2-3次温水清洗即可。选择纯棉透气寝具,定期更换婴儿睡姿。哺乳期母亲需保证营养均衡,适当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和锌的食物摄入。若枕秃持续加重、伴随红斑鳞屑或全身症状,应及时就诊儿科或皮肤科明确诊断。多数新生儿枕秃会随年龄增长自然缓解,无须过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