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和胆汁反流性胃炎有什么区别吗

6.3万次浏览

陈勇 副主任医师

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反流性食管炎和胆汁反流性胃炎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区别。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由胃酸反流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则与胆汁反流相关。两者均可表现为上腹灼痛、反酸,但后者可能伴随口苦、呕吐胆汁等症状。

1、病因差异

反流性食管炎多因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或胃内压增高导致胃酸反流,常见诱因包括肥胖、妊娠、高脂饮食。胆汁反流性胃炎则因幽门功能异常或胆囊切除术后,胆汁逆流入胃损伤黏膜,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加重病情。

2、症状特点

反流性食管炎典型症状为胸骨后烧灼感、夜间平卧时加重,可能伴随吞咽疼痛。胆汁反流性胃炎以上腹胀痛为主,进食后加重,呕吐物可含黄绿色胆汁,部分患者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表现。

3、检查方法

胃镜检查是主要鉴别手段。反流性食管炎可见食管下端黏膜充血、糜烂,严重者有溃疡形成。胆汁反流性胃炎胃镜下可见胃黏膜黄染、胆汁淤积,幽门持续开放,胃液pH值检测有助于区分胃酸与胆汁成分。

4、治疗原则

反流性食管炎以抑制胃酸为主,常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质子泵抑制剂。胆汁反流性胃炎需结合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胆汁吸附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严重者可能需Roux-en-Y手术重建消化道。

5、并发症风险

长期反流性食管炎可能引发Barrett食管、食管狭窄,增加癌变概率。胆汁反流性胃炎易导致胃黏膜肠化生、萎缩性胃炎,但直接癌变证据不足。两者均需定期胃镜随访监测病变进展。

日常需避免高脂、辛辣饮食,餐后2小时内不宜平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睡眠时可抬高床头,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应减少油腻食物摄入。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有助于改善症状,若出现持续呕吐、消瘦或黑便需及时复查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