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与抑郁症患者沟通需采用共情、倾听和非评判性语言,避免说教或过度鼓励。有效沟通方式主要有耐心倾听、避免否定情绪、给予适度陪伴、鼓励专业治疗、注意自身情绪调节。
抑郁症患者常伴有表达欲降低,但内心渴望被理解。沟通时应保持眼神接触和肢体放松,用简短回应如"我在听"引导倾诉,避免打断或急于给出建议。倾听过程中无须刻意活跃气氛,沉默的陪伴反而能让患者感到安全。若患者突然停止倾诉,可温和询问是否想继续,尊重其节奏。
切忌使用"想开点"、"比您惨的人很多"等否定性语言,这会加重患者的自我否定。可改用"这种感觉确实很难受"等共情表述,承认其痛苦的合理性。当患者出现自责念头时,应明确表示"这不是您的错",帮助区分疾病症状与真实想法。避免追问具体抑郁原因,抑郁症往往是多因素作用结果。
定期邀约散步、看轻松影视节目等低强度活动,但需提前说明"随时可以取消"。实际相处时不强求交流,安静的共同进餐或晒太阳也能传递支持。注意观察患者精力状态,当出现明显疲倦时主动结束相处。可提议共同完成简单家务,微小成就感有助于改善自我评价。
以"失眠和情绪低落会影响健康"等客观表述引导就医认知,避免施压性语言。主动提供陪同就诊、帮忙记录用药时间等实际帮助。了解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需要持续服用,提醒患者不要自行停药。告知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疗法通常需要多次进行才能见效。
照顾者需定期进行运动、社交等活动保持心理平衡,避免因过度卷入产生耗竭感。当感到沟通困难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指导沟通技巧。建立支持小组与其他照顾者交流经验,认识到康复过程中的反复属于正常现象。明确自身能力边界,必要时联系其他亲友轮流提供支持。
日常沟通中可注意记录患者情绪波动规律,在状态较好时讨论治疗进展。帮助建立规律的睡眠和饮食节奏,轻度运动如太极拳有助于缓解症状。注意移除环境中可能用于自伤的危险物品,发现自杀念头立即联系主治医生或心理危机干预热线。长期陪伴中要重视微小进步,避免将康复简单等同于恢复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