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宝宝鼻腔里呼哧呼哧响可通过清理鼻腔、调整环境湿度、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抬高头部睡姿、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治疗。该症状通常由鼻腔分泌物堵塞、空气干燥、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原因引起。
家长可使用婴儿专用吸鼻器或棉签轻柔清理鼻腔分泌物。操作时注意固定宝宝头部,避免损伤鼻黏膜。若分泌物较硬,可先用温热毛巾敷鼻翼软化。生理性鼻塞常见于新生儿,因鼻道狭窄易出现呼吸杂音,及时清理可缓解。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稀释鼻腔分泌物。可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增加空气湿度,避免空调直吹。干燥空气会刺激鼻黏膜导致充血,表现为呼吸时发出呼哧声,尤其多见于秋冬季节。
将0.9%氯化钠溶液滴入鼻腔可湿润鼻道、稀释分泌物。每次1-2滴,每日3-4次,滴后轻揉鼻翼帮助吸收。适用于感冒或过敏引起的鼻黏膜水肿,能减少鼻腔通气阻力。注意选择不含防腐剂的婴儿专用生理盐水。
睡眠时垫高宝宝肩部15-30度,利用重力作用减轻鼻腔充血。该体位能改善因仰卧导致的舌根后坠和分泌物倒流,适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期间的夜间护理。需确保床垫稳固,避免滑落风险。
若症状持续或伴发热,需就医排除鼻窦炎等疾病。医生可能开具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孟鲁司特钠颗粒、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过敏性鼻炎患儿需远离过敏原,细菌性感染需按疗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
日常需保持宝宝所处环境清洁通风,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哺乳期母亲应饮食清淡,减少可能引发过敏的食物摄入。观察是否伴随咳嗽、发热、拒奶等症状,若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50次或出现口唇发绀,须立即就医。定期用婴儿专用软毛刷清洁鼻孔周围,避免过度清理导致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