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杉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吃柿子便秘可能与鞣酸刺激、膳食纤维过量、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柿子含有较多鞣酸和膳食纤维,过量食用可能影响胃肠蠕动,诱发或加重便秘症状。
柿子中的鞣酸会与胃酸结合形成沉淀物,刺激胃肠黏膜并抑制消化液分泌。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减缓,引发便秘。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调节肠道功能。
柿子皮含大量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过量摄入会吸水膨胀增加粪便体积。若饮水不足可能造成粪便干结,尤其老年人或胃肠虚弱者更易出现排便困难。建议去皮食用并控制单次摄入量在200克以内。
空腹食用柿子可能扰乱胃肠节律性收缩,导致食物滞留时间延长。常伴随腹胀、嗳气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多潘立酮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促胃肠动力药物。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对柿子等促秘食物敏感,可能诱发痉挛性便秘。典型表现为腹痛与排便习惯改变,需通过匹维溴铵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药物调节肠道敏感性。
甲减患者代谢率降低易出现顽固性便秘,柿子中的鞣酸可能加重症状。需结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原发病,配合使用开塞露、小麦纤维素颗粒等缓解排便困难。
日常应避免空腹食用柿子,每次摄入不超过1个,食用后及时补充温水。便秘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剧烈腹痛、便血时需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胃肠功能较弱者可选择完全成熟的甜柿,去皮后少量分次食用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