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肠细胞淋巴结炎怎么回事

2.84万次浏览

徐建威 副主任医师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小孩子肠细胞淋巴结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免疫反应异常、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调整饮食、补液支持、物理降温、药物对症等方式治疗。

1、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感染是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常见原因,柯萨奇病毒、轮状病毒等均可引发炎症反应。患儿可能出现脐周阵发性腹痛、低热、呕吐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抗病毒药物,配合蒙脱石散缓解腹泻症状。家长需注意患儿手部卫生及餐具消毒。

2、细菌感染

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侵袭肠道时,可导致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典型表现为持续腹痛伴38℃以上高热,部分患儿出现黏液血便。临床常用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进行抗菌治疗,严重者需静脉输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家长应避免给患儿食用生冷食物。

3、饮食不当

暴饮暴食或进食过多刺激性食物可能诱发肠道功能紊乱,刺激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症状多表现为进食后腹痛加剧、腹胀嗳气等。治疗以清淡流质饮食为主,可少量多次饮用口服补液盐,必要时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家长需帮助患儿建立规律饮食习惯。

4、免疫反应异常

过敏体质儿童接触牛奶蛋白、海鲜等致敏原后,可能引发肠道局部免疫反应。除腹痛外常伴有皮疹、腹泻等表现。需停用可疑过敏食物,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配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改善肠道微环境。家长应记录患儿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

5、寄生虫感染

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移行时可刺激肠系膜淋巴结。特征性症状包括夜间肛周瘙痒、磨牙、食欲异常等。确诊后需使用阿苯达唑颗粒驱虫治疗,腹痛明显时可短期应用消旋山莨菪碱片解痉。家长需注意患儿衣物床品高温烫洗。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持卧床休息,选择米汤、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肠道负担。每日监测体温变化,腹痛持续超过6小时或出现反复呕吐、意识改变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逐步添加蒸苹果、山药粥等健脾食物,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淋巴结再次充血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