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胰岛素过敏怎么办

35次浏览

刘福强 副主任医师

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打胰岛素过敏可通过更换胰岛素类型、使用抗过敏药物、脱敏治疗、调整注射方式、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胰岛素过敏通常由胰岛素成分、添加剂、个体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

1、更换胰岛素类型

胰岛素过敏可能与胰岛素中的动物源性成分有关,可尝试更换为人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人胰岛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过敏概率较低。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分子结构更接近人体天然胰岛素,可能减少过敏反应。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类型。

2、使用抗过敏药物

轻度过敏反应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缓解症状。若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乳膏。严重过敏需立即停用胰岛素并就医,可能需要注射肾上腺素如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使用抗过敏药物仅为对症处理,仍需解决根本过敏问题。

3、脱敏治疗

对于必须使用胰岛素但过敏的患者,可在医生监督下进行胰岛素脱敏治疗。通过从极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胰岛素用量,帮助免疫系统建立耐受。脱敏过程需在医院进行,需配备急救设备。成功脱敏后仍需密切监测,部分患者可能需重复进行脱敏治疗。

4、调整注射方式

过敏反应可能与注射技术有关,改进注射方法可能减轻症状。确保每次更换注射部位,避免同一部位重复注射。选择更细的针头如31G胰岛素针,减少组织损伤。注射前检查胰岛素温度,过冷可能增加刺激。注射后不要立即热敷注射部位,可能加重局部反应。

5、就医评估

持续过敏需就医进行全面评估,检查是否为胰岛素过敏或其他因素导致。医生可能建议检测血清胰岛素抗体水平,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确定过敏原。根据评估结果可能需要调整糖尿病治疗方案,如部分患者可尝试口服降糖药替代。严重过敏患者需在内分泌科和过敏免疫科共同指导下治疗。

胰岛素过敏患者日常需密切监测血糖和皮肤反应,记录每次注射后的症状变化。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过敏部位。选择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刺激。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避免已知过敏食物。定期复查血糖和过敏情况,与医生保持沟通。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胰岛素过敏信息。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