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常见于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可通过抗真菌药物和口腔护理治疗。
鹅口疮主要由白色念珠菌过度增殖导致,这种真菌常存在于健康人口腔中。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等因素可能破坏口腔菌群平衡,导致白色念珠菌异常繁殖。艾滋病患者等免疫功能受损人群也易发生感染。
典型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凝乳状斑块,多见于颊黏膜、舌面和上腭。斑块擦除后可见充血糜烂面,可能伴有灼痛感。婴幼儿可能出现拒食、烦躁哭闹。严重时病变可蔓延至咽喉部,导致吞咽困难。部分患者伴随口角炎,表现为口角潮红皲裂。
医生通过典型临床表现可初步诊断,必要时会进行真菌学检查。用棉签轻刮白色斑块取样,经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后镜检可见假菌丝和芽生孢子。对于反复发作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明确病原体种类和药物敏感性。
轻度病例可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该药能破坏真菌细胞膜。克霉唑口腔贴片能缓慢释放药物成分,适用于较大儿童和成人。对于广泛感染或免疫缺陷患者,医生可能开具氟康唑口服溶液,这种系统性抗真菌药能有效抑制真菌生长。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可改变口腔pH值,抑制真菌繁殖。哺乳期母亲乳头感染时需同步治疗,可使用咪康唑乳膏涂抹。
保持口腔清洁,婴幼儿进食后喂少量温开水清洁口腔。奶瓶、奶嘴等用具需每日煮沸消毒。避免过硬、过烫或刺激性食物。母乳喂养前母亲应清洁双手和乳头。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记录白色斑块变化。治疗期间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除非医生特别指示。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
鹅口疮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和蛋类,有助于黏膜修复。避免高糖饮食,减少真菌生长所需营养。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免疫力低下人群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补充益生菌。治疗期间定期复诊,确保感染完全清除。婴幼儿鹅口疮通常在规范治疗1-2周内痊愈,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