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不退怎么办

1.51万次浏览

徐建威 副主任医师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孩子发热不退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使用退热药物、观察伴随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发热不退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反应、环境因素、中暑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孩子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有助于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减少衣物包裹,促进热量散发。若孩子出现手脚冰凉,可先搓热四肢再降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建议配合其他退热措施。

2、补充水分

发热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加快,需少量多次补充温水、口服补液盐或稀释果汁。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增加哺乳频次。观察孩子尿量及嘴唇湿润度,防止脱水。避免饮用含糖过高或碳酸饮料。若出现排尿减少、哭时无泪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

3、使用退热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布洛芬混悬液、小儿退热栓等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同年龄体重需严格按说明书剂量给药,两次用药间隔至少4小时。禁止交替使用不同退热药。用药后30分钟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或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就医。

4、观察伴随症状

注意是否伴有咳嗽、腹泻、皮疹、精神萎靡等症状。记录发热持续时间、最高温度及热型。警惕热性惊厥先兆如四肢僵硬、目光呆滞。出现呕吐、头痛、颈部僵硬等表现需排除脑膜炎可能。家长应每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供医生参考。

5、及时就医

3个月以下婴儿体温超过38摄氏度、发热持续72小时不退、体温反复超过40摄氏度等情况需急诊处理。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可帮助判断感染类型。细菌性感染可能需要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严重脱水或并发症需住院静脉补液。

保持孩子卧床休息,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室内保持空气流通但避免直吹冷风。发热期间暂停剧烈活动,恢复期逐渐增加营养摄入。注意观察体温曲线变化,退热后仍可能反复,家长需持续监测48小时。所有药物使用须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