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可能与肝炎、药物损伤、脂肪肝、心肌炎、剧烈运动等因素有关。转氨酶升高是肝功能异常的常见表现,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病因。
病毒性肝炎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可导致肝细胞损伤,引起转氨酶显著升高。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确诊需检测肝炎病毒标志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复方甘草酸苷片保肝。
长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异烟肼片等肝毒性药物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通常伴有恶心、腹胀等不适。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解毒治疗。
肥胖或长期饮酒可能引发非酒精性或酒精性脂肪肝,造成转氨酶轻度至中度升高。患者多合并腹型肥胖,超声检查可见肝脂肪变性。治疗以控制体重、戒酒为主,可配合水飞蓟宾胶囊改善肝功能。
心肌细胞中的转氨酶在心肌炎急性期会释放入血,尤其以AST升高更明显。患者常有心悸、胸痛表现,需通过心肌酶谱、心电图等检查确诊。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使用辅酶Q10胶囊等营养心肌药物。
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或检查前高脂饮食可能导致转氨酶短暂性升高,通常无其他异常症状。建议休息1-2周后复查,期间避免熬夜和饮酒,保持清淡饮食。
发现转氨酶升高应避免自行用药,需完善肝炎病毒筛查、肝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限制高脂饮食,绝对戒酒。若伴随明显乏力、黄疸等症状,或转氨酶持续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出现指标异常时,家长需特别注意观察其饮食和精神状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