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头颈放疗后牙疼可通过口腔护理调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头颈放疗后牙疼通常由放射性龋齿、放射性骨坏死、口腔黏膜炎、牙周病加重、三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
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可使用含氟牙膏和软毛牙刷轻柔刷牙,避免刺激牙龈。放疗后唾液分泌减少,建议随身携带无糖口香糖或使用人工唾液喷雾,帮助湿润口腔。日常饮食应避免过硬、过冷、过热的食物,选择软烂易咀嚼的食物如蒸蛋、米糊等,减少牙齿负担。
放射性龋齿可遵医嘱使用氟化钠甘油糊剂局部涂抹,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口腔黏膜炎引发的疼痛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配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黏膜修复。神经性疼痛可考虑服用卡马西平片或加巴喷丁胶囊调节神经传导,但需严格遵循医嘱控制剂量。
低频脉冲电刺激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放射性纤维化导致的疼痛。超短波治疗通过热效应减轻深层组织炎症,适用于放射性骨坏死早期。冷敷可暂时麻痹神经末梢,对急性牙髓炎发作有镇痛作用,但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
针灸选取合谷、颊车等穴位疏通经络,减轻三叉神经区域疼痛。中药含漱方如金银花、蒲公英煎剂可缓解牙龈肿痛,内服知柏地黄丸对阴虚火旺型牙疼有效。推拿按摩颞下颌关节周围肌肉,能改善放疗后局部肌肉痉挛引起的牵涉痛。
严重放射性骨坏死需行死骨切除术配合高压氧治疗,缺损较大时可考虑血管化腓骨移植修复。不可逆性牙髓炎需进行根管治疗,无法保留的患牙应拔除后3-6个月考虑种植修复。手术时机需结合放疗后时间及血供恢复情况综合评估。
头颈放疗后应每3个月进行口腔专科检查,使用冲牙器辅助清洁牙缝,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日常可咀嚼维生素E胶丸帮助黏膜修复,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出现持续性疼痛或牙齿松动应及时就诊,不可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头颈部淋巴回流,减轻组织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