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朋友得了抑郁症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社会支持、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复诊等方式干预。抑郁症通常由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创伤、慢性压力、躯体疾病等原因引起。
认知行为疗法是抑郁症心理治疗的核心手段,帮助患者识别和修正负面思维模式。人际关系疗法可改善社交功能缺陷,而正念疗法能缓解情绪反刍。建议家长陪同患者参与治疗,每周进行1-2次专业心理咨询,疗程通常需要8-12周。团体治疗对消除病耻感也有帮助。
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舍曲林片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首选药物,需持续服用4-6周起效。米氮平片适用于伴随失眠的患者,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对合并躯体疼痛有效。所有药物均须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建立稳定的陪伴体系至关重要,家长应每天保持30分钟以上高质量陪伴,避免说教式沟通。协助患者维持基本社交活动,但不宜强迫参与聚会。可共同制定康复计划,记录情绪变化曲线,及时识别自杀风险信号如安排后事等行为。
每日保证7-8小时规律睡眠,早晨接触阳光30分钟有助于调节生物钟。进行快走、瑜伽等中等强度运动,每周3-5次。饮食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限制酒精和咖啡因摄入。建议家长陪同建立作息表并监督执行。
初期每2周复查评估药物疗效和副作用,稳定期可延长至1-2个月复查。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工具量化评估,当出现自杀念头、拒食等危机情况时须立即就医。康复期仍需维持治疗6-12个月预防复发,家长应妥善保管药物并监督服用。
抑郁症康复需要长期系统管理,家属要学习疾病知识避免误解,用非批判态度倾听患者感受。保持环境安静整洁,移除危险物品,定期陪同户外活动。注意观察睡眠和饮食变化,记录异常行为及时与医生沟通。避免施压或过度保护,用陪伴传递支持而非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