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抑郁症可以通过专业医学检查诊断出来。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评估、心理量表筛查、病史采集等方式综合判断,必要时需结合实验室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抑郁症的核心诊断依据是临床症状评估。精神科医生会通过结构化访谈,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等典型症状,同时观察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躯体症状或自杀倾向。症状需持续存在2周以上,且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常用诊断标准包括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
心理量表是辅助诊断的重要工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等标准化测评工具可量化症状严重程度。这些量表需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操作解读,单项量表结果不能作为确诊依据。部分医院会采用脑电图、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等检查观察脑功能变化,但这些检查目前仅具参考价值。
诊断过程中需进行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异常、脑血管病变、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等器质性疾病可能导致类似抑郁的表现,需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排除。药物或物质滥用引发的抑郁症状也需通过详细病史采集进行区分。对于青少年和老年患者,还需注意与适应障碍、焦虑障碍等精神障碍的鉴别。
建议出现持续情绪问题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社交活动有助于情绪调节,但无法替代专业医疗干预。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理解和支持,避免不当指责或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