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孩子持续高热39.5摄氏度不退可能引发热性惊厥或器官损伤,但通常不会直接导致脑损伤。高热不退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中暑、川崎病、脑膜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立即就医排查病因。
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感染是儿童高热的常见原因,可能伴随咳嗽、流涕等症状。家长需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连花清瘟颗粒等抗病毒药物,同时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辅助降温。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穿盖过厚影响散热。
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链球菌感染等细菌性疾病可引起持续高热,常伴寒战、局部红肿。需通过血常规等检查确诊后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家长应记录体温变化曲线供医生参考。
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可能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出现超高热伴皮肤干燥。需立即移至阴凉处,用冰袋冷敷颈部大血管,同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若伴有意识模糊需急诊处理。
持续5天以上高热伴草莓舌、皮疹等症状需警惕该病。确诊后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延迟处理可能引发冠状动脉病变。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有无手足脱皮等特征性表现。
细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表现为高热不退、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腰穿检查可明确诊断,需住院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治疗。该病进展迅速,家长发现异常神经症状应立即送医。
儿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应及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4小时。发热期间保证每日饮水量超过1000毫升,选择米汤、稀释果汁等易消化流食。保持室温24-26摄氏度,穿着纯棉透气衣物。若发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皮疹扩散等情况,需紧急前往儿科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