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嗳气是怎么回事

1.31万次浏览

于淑霞 副主任医师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胃嗳气可能由饮食过快、吞入空气、胃肠功能紊乱、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服用促胃肠动力药、抑酸药等方式缓解。

1、饮食过快

进食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吞咽过多空气,空气在胃内积聚后通过嗳气排出。表现为餐后频繁打嗝,常伴有腹胀感。建议细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避免边进食边说话。可尝试少量多餐,减少一次性摄入量。

2、吞入空气

日常无意识吞咽动作可能吸入过量空气,常见于焦虑状态或口香糖咀嚼时。症状多为间断性嗳气,无规律性。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改善,避免使用吸管饮用饮料。焦虑人群需进行心理疏导,减少过度换气。

3、胃肠功能紊乱

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导致胃排空延迟,食物发酵产生气体。典型表现为上腹饱胀伴嗳气,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动力药物,配合腹部顺时针按摩改善症状。

4、胃食管反流病

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可能引发反射性嗳气,多伴有烧心感。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有关。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药物可选择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抑酸剂,需连续用药4-8周。

5、慢性胃炎

胃黏膜炎症影响消化功能时,食物滞留产气增多。常见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需完善碳13呼气试验。除嗳气外还可出现隐痛、食欲减退。根治方案包含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联合铋剂,治疗期间须戒酒并避免辛辣刺激饮食。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饱饮食及高脂食物摄入。建议记录饮食日志排查诱因,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胃肠蠕动。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体重下降、呕血等警示症状,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注意精神压力管理,焦虑情绪可能通过脑肠轴加重功能性胃肠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