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宝宝睡觉老是扭来扭去可通过调整睡眠环境、排查生理需求、减少过度刺激、补充维生素D、就医排查病理因素等方式改善。该现象通常由环境不适、饥饿或过饱、感官刺激过度、维生素D缺乏、胃肠不适等原因引起。
保持室温20-24摄氏度,湿度50%-60%,选择纯棉透气寝具。避免穿盖过厚,可通过触摸宝宝后颈判断冷热。环境光线应昏暗,夜间使用小夜灯时选择暖光。持续噪音控制在40分贝以下,突发噪音需及时隔离。婴儿床垫硬度需适中,避免使用蓬松的枕头或毛绒玩具。
睡前1-2小时喂养量需适中,母乳喂养按需哺乳,配方奶喂养间隔3-4小时。每次喂养后竖抱拍嗝15分钟,观察尿不湿是否需更换。出牙期可提供冷藏牙胶缓解不适,睡眠时穿连体衣避免着凉。注意排查衣物标签、线头造成的摩擦刺激,睡前可进行温水抚触帮助放松。
睡前1小时避免激烈游戏或声光玩具,建立固定的沐浴-抚触-喂奶-入睡流程。白天小睡单次不超过2小时,避免昼夜颠倒。家庭成员需降低夜间活动音量,卧室不建议放置电子设备。外出归来后需有30分钟安静适应期,陌生环境可携带熟悉的小毯子增强安全感。
足月儿出生后每日需补充400IU维生素D滴剂,早产儿需补充800IU。可选择星鲨维生素D滴剂或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滴在乳头或奶嘴上让宝宝吮吸。缺乏维生素D可能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为夜间频繁扭动、多汗、枕秃。需定期儿保监测骨碱性磷酸酶水平。
若伴随发热、呕吐、皮疹需排查感染性疾病,肠绞痛可表现为固定时间哭闹、双腿蜷缩。胃食管反流会出现进食后呛咳、弓背动作,需使用斜坡垫抬高上身。中耳炎常有抓耳、摇头表现,湿疹瘙痒会导致皮肤摩擦。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缓解腹泻,或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
家长需记录宝宝扭动发生的具体时间、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建立规律的喂养和睡眠日记。白天适当进行俯卧练习促进运动发育,但避免睡前2小时内剧烈活动。母乳妈妈需注意回避咖啡因及辛辣食物,人工喂养需检查奶嘴孔大小是否合适。若调整护理措施1周无改善,或出现体重增长缓慢、精神状态差等情况,应及时到儿科或儿童保健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