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手足口病高发季节通常为春夏季,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及手足臀部皮疹。预防措施主要有保持手卫生、避免接触患者、定期消毒物品、接种疫苗、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的高发与病毒活跃度、人群密集场所有关。肠道病毒在温暖潮湿环境中更易传播,托幼机构或游乐场所易发生聚集性感染。患儿接触过的玩具、餐具等物品可能残留病毒,健康儿童触摸后未洗手可导致感染。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等重症表现,需立即就医。多数患儿症状较轻,7-10天可自愈,期间需隔离观察。接种EV71疫苗能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建议在流行季节前完成接种。
家长需注意患儿口腔护理,可用生理盐水漱口缓解疼痛,选择流质或软质食物避免刺激疱疹。衣物应宽松透气,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疹。居家环境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区域。患儿粪便需密封处理,排泄物污染物品应单独消毒。恢复期仍可能排毒2-4周,须持续做好手卫生。成人也可能携带病毒而不发病,照顾患儿前后务必规范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