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尿素氮是什么

2.96万次浏览

李青 主任医师

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肌酐和尿素氮是临床常用的肾功能评估指标,分别反映肌肉代谢产物和蛋白质代谢废物的清除能力。

一、肌酐

肌酐是肌肉中磷酸肌酸的代谢终产物,通过肾小球滤过后极少被重吸收。血肌酐水平主要取决于肌肉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男性正常值为53-106μmol/L,女性为44-97μmol/L。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超过50%时,血肌酐才会明显升高。剧烈运动、高蛋白饮食或肌肉量较大者可能出现生理性升高,而长期卧床、肌肉萎缩患者可能出现假性降低。

二、尿素氮

尿素氮是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终末产物,正常值为2.9-8.2mmol/L。其水平受蛋白质摄入量、肝脏合成功能及肾小球滤过率共同影响。高蛋白饮食、消化道出血、感染发热等肾外因素可导致尿素氮升高,而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可能出现降低。尿素氮与肌酐比值BUN/Cr有助于鉴别肾前性比值>20:1与肾性比值<15:1肾功能损害。

三、临床意义

两项指标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肾脏疾病。急性肾损伤时尿素氮上升速度通常快于肌酐,慢性肾病晚期两者均持续增高。需注意脱水、心功能不全等肾前性因素也可引起指标异常。

四、检测注意事项

检测前3天应保持正常饮食和运动习惯,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增加蛋白质摄入。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维生素C等药物可能干扰检测结果。采血时应避开输液侧肢体,溶血标本会导致测定值假性升高。

五、相关辅助检查

需结合尿常规、肾小球滤过率估算、肾脏超声等综合评估。胱抑素C能更敏感反映早期肾功能损伤,β2-微球蛋白有助于判断肾小管功能。对于指标异常者,必要时需进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日常应保持适量饮水,每日尿量维持在1500-2000ml为宜。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在0.8-1g/kg体重,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应低于7%。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