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中年女性晚上小腿抽筋可能与缺钙、下肢血液循环不良、过度疲劳、腰椎病变、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补钙、改善生活习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钙离子参与肌肉收缩与舒张的调节,钙缺乏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易引发痉挛。中年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钙吸收率降低,日常饮食中奶制品、豆制品摄入不足可能导致缺钙。伴随症状包括指甲脆裂、腰背酸痛等。可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维D钙咀嚼片等药物补钙,同时增加日晒时间促进维生素D合成。
久坐久站或静脉曲张会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局部代谢产物堆积刺激肌肉痉挛。常见于长期穿高跟鞋、缺乏运动的女性,可能伴随腿部肿胀、皮肤色素沉着。建议睡眠时垫高下肢,白天穿戴医用弹力袜,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必要时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
白天过量运动或长时间行走会使腓肠肌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夜间肌肉仍处于高张力状态时易突发痉挛。常见于突然增加运动量或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可能伴肌肉酸痛。可通过局部热敷、反向拉伸脚背缓解急性发作,日常注意运动后做放松拉伸。
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可能压迫支配下肢的神经根,引发肌肉异常收缩。多发于长期弯腰劳作或肥胖人群,常伴有腰痛、下肢麻木等症状。需通过腰椎MRI明确诊断,治疗可选用甲钴胺片、塞来昔布胶囊、乙哌立松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考虑椎间孔镜手术。
大量出汗、腹泻或服用利尿剂可能导致钾、镁离子流失,低镁血症会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常见于高温作业、长期服用降压药者,可能伴心悸、乏力。可检测血电解质水平,轻度缺乏时通过香蕉、深绿色蔬菜补充,必要时使用门冬氨酸钾镁片。
建议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3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每周进行3次30分钟以上的快走或游泳锻炼。睡眠时注意下肢保暖,避免空调直吹,可选择护腿袜预防夜间受凉。若每周发作超过2次或伴随其他症状,需及时就诊排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周围神经病变等继发因素。急性抽筋时可坐起伸直患肢,用手握住前脚掌向身体方向缓慢牵拉,持续15秒可缓解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