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梗阻性黄疸可能导致腹痛,具体与梗阻部位、程度及并发症有关。梗阻性黄疸通常由胆管结石、肿瘤、炎症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深黄、粪便陶土色等症状。
胆管结石或蛔虫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常伴随阵发性右上腹绞痛,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多因结石移动或胆管痉挛导致。这类腹痛通常与进食油腻食物相关,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胆管炎症如化脓性胆管炎引发的梗阻性黄疸可出现持续性右上腹剧痛,伴随高热寒战,严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胰头癌或壶腹周围肿瘤导致的梗阻性黄疸早期可能无痛,随着肿瘤进展压迫神经或侵犯周围组织,可出现上腹隐痛或腰背部持续性钝痛。
先天性胆道闭锁或胆管狭窄等慢性梗阻性疾病引起的黄疸通常腹痛不明显,但若合并胆管炎则可能出现疼痛。部分肝外胆管受压如肿大淋巴结导致的梗阻性黄疸,腹痛程度取决于原发病灶性质,恶性肿瘤压迫往往疼痛更显著。胆总管下端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的功能性梗阻,可能表现为间歇性上腹隐痛伴黄疸发作。
梗阻性黄疸患者出现腹痛时应警惕胆管炎、胰腺炎、胆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就医。日常需避免高脂饮食,保持规律作息,监测体温及腹痛变化。若确诊为肿瘤性梗阻,应遵医嘱进行手术或支架置入等治疗,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