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黄斑病变怎么治

1.37万次浏览

王卫 副主任医师

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视网膜黄斑病变可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光动力疗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视网膜黄斑病变可能与年龄增长、遗传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中心暗点等症状。

1、药物治疗

视网膜黄斑病变早期可遵医嘱使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软胶囊、叶黄素酯片等延缓病情进展。若合并黄斑水肿,可能需口服乙酰唑胺片或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减轻水肿。药物治疗需定期复查眼底,评估疗效。

2、激光治疗

针对湿性黄斑病变的异常新生血管,可采用微脉冲激光或阈值下激光封闭渗漏血管。激光治疗能减少出血和渗出,但可能造成周边视野轻微缺损。治疗后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玻璃体牵拉导致出血。

3、光动力疗法

通过静脉注射维替泊芬等光敏剂,联合特定波长激光激活药物,选择性破坏新生血管。该疗法对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效果较好,但需避光48小时以防止皮肤光毒性反应。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重复治疗。

4、抗VEGF注射

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阿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可抑制血管渗漏和增生。每月注射一次,连续3-6次后根据病情调整频次。注射后需监测眼压和感染迹象。

5、手术治疗

对于黄斑前膜或严重玻璃体出血者,可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除。若病变累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可能需要视网膜移植手术。术后需保持俯卧位促进视网膜复位,定期复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黄斑病变患者应戒烟并控制血压血糖,佩戴防蓝光眼镜减少光损伤。饮食可增加深色蔬菜、深海鱼类等富含叶黄素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长时间用眼,阅读时使用辅助照明设备。建议每3-6个月进行视力、眼底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