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黑色大便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内镜下止血、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黑色大便通常由饮食因素、药物因素、消化道出血等原因引起。
食用动物血制品、蓝莓、黑芝麻等深色食物可能导致大便颜色变黑。停止食用相关食物后,大便颜色通常会在1-2天内恢复正常。日常应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变化,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深色食物。
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等补铁药物时,未被吸收的铁元素会使大便呈现黑色。这种情况属于正常药物反应,无须特殊处理,但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
胃溃疡出血引起的黑便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凝胶、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胃黏膜保护剂。这些药物能在溃疡表面形成保护膜,同时铋剂会使大便染成黑色,需与出血导致的黑便鉴别。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消化性溃疡出血导致的黑便,需急诊胃镜下进行钛夹止血、硬化剂注射或电凝止血。内镜治疗能直接观察出血部位,止血成功率较高,术后需禁食24-48小时并监测生命体征。
胃癌、肠癌等恶性肿瘤引起的持续性黑便,可能需进行肿瘤根治切除术。对于内科治疗无效的消化道大出血,外科手术可结扎出血血管或切除病变肠段,术后需配合化疗或靶向治疗。
出现黑色大便时应先排除饮食和药物因素,若伴随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需及时就医。日常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胃炎或溃疡患者应定期复查胃镜。进行粪便隐血试验和血常规检查有助于判断出血程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者需监测大便颜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