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抑郁症痊愈后认知功能可能有所改善,但并非直接导致智力提升。抑郁症患者在疾病发作期可能出现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认知功能受损表现,随着症状缓解和规范治疗,原有认知功能可逐渐恢复至病前水平。
抑郁症发作期间,持续的情绪低落和生理紊乱可能干扰大脑前额叶皮层、海马体等区域功能,表现为思维迟缓、决策困难等认知症状。通过抗抑郁药物如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规范治疗,配合认知行为疗法,神经递质水平趋于平衡后,患者的信息处理速度和执行功能可能较发病期明显改善。部分研究显示,痊愈患者对情绪信息的处理效率可能优于病前状态,这与疾病经历带来的心理韧性增强有关。
需注意个体差异的存在,少数患者可能因病程较长或未及时治疗,遗留轻微认知功能损害。认知改善程度与发病年龄、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等因素相关,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显著变化。临床观察到的思维清晰度提升,更多是认知功能恢复正常而非智力结构改变。
建议康复期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脑力锻炼,如阅读、 puzzles 游戏等,有助于巩固认知功能恢复效果。定期复诊评估心理状态,避免过度关注智力变化而引发新的心理负担。若出现注意力或记忆力波动,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排除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