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杉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治疗脾虚常用的中成药主要有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归脾丸、香砂六君丸、附子理中丸等。脾虚多因饮食失调、劳倦过度或久病体虚导致,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便溏、肢体倦怠等症状,需结合具体证型选择药物。
补中益气丸由黄芪、党参、白术等组成,适用于脾虚气陷证。患者可能出现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症状,伴有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该药通过升阳举陷改善中气下陷,服药期间需忌食生冷油腻,感冒发热者不宜使用。
参苓白术散含人参、茯苓、山药等成分,主治脾虚湿盛证。常见大便溏薄、四肢困重、面色萎黄等表现,药物通过健脾渗湿调节胃肠功能。糖尿病患者应选用无糖剂型,服药期间需配合清淡饮食。
归脾丸含龙眼肉、酸枣仁等药材,针对心脾两虚证。患者多有心悸失眠、月经量少等症状,伴随食欲不振、面色无华。该药兼具健脾养心功效,需避免与感冒药同服,湿热内盛者慎用。
香砂六君丸由木香、砂仁配伍四君子汤组成,适用于脾虚气滞证。表现为脘腹胀满、嗳气食少、大便不畅等,药物通过行气健脾改善消化功能。服药期间应保持情绪舒畅,避免过度劳累。
附子理中丸含附子、干姜等温里药,专治脾胃虚寒证。常见脘腹冷痛、畏寒肢冷、呕吐清水等症状,通过温中散寒恢复脾阳功能。阴虚内热者禁用,服药后出现口干咽痛应停用。
脾虚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日常可适量食用山药、红枣、薏苡仁等健脾食材,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长期症状未改善或出现消瘦水肿时,应及时就医复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可能。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脾胃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