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大人胃积食主要表现为上腹胀满、嗳气、恶心等症状。胃积食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幽门梗阻、胃轻瘫、胃部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上腹胀满是胃积食最常见的症状,患者会感到胃部有沉重感和压迫感,尤其在进食后加重。这种症状通常与饮食过量、进食过快或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有关。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缓解症状。若症状持续,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物。
嗳气表现为胃内气体通过口腔排出,常伴有酸腐味。胃积食时,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延长,发酵产生气体,导致嗳气频繁发生。避免进食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可减少嗳气。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复方消化酶胶囊等药物改善消化功能。
恶心是胃积食的常见伴随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呕吐。胃内食物滞留刺激胃黏膜,引发恶心反射。少量多餐、避免油腻食物有助于预防恶心。若症状明显,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甲氧氯普胺片、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等止吐药物。
胃积食患者常因胃部不适而食欲下降,甚至出现厌食。长期食欲减退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建议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等。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复合维生素B片、胰酶肠溶胶囊等助消化药物。
胃积食可能引发上腹部隐痛或钝痛,尤其在进食后加重。疼痛多与胃内压力增高或胃黏膜受刺激有关。热敷胃部、按摩腹部可暂时缓解疼痛。若疼痛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排除胃溃疡、胃炎等疾病,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抑酸药物。
胃积食患者日常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进食时细嚼慢咽,饭后适当活动促进消化。若症状反复发作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保持良好作息和适度运动也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