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杉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艾灸后出现嗜睡和全身乏力可能与气血调整、能量消耗、体质差异等因素有关。艾灸作为中医外治法,通过温热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部分人群可能出现短暂性疲劳反应。
艾灸过程中产生的温热效应会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身体需要消耗能量进行适应性调整。部分患者因经络敏感或初次接受艾灸治疗,可能出现类似运动后的疲劳感,这种生理性反应通常在数小时内自行缓解。体质虚弱或气血不足者更易出现明显乏力,与机体调动气血修复内在平衡有关。
少数情况下需考虑操作不当导致的不良反应。艾灸时间过长可能造成阳气耗损,穴位选择不当可能干扰气血运行,劣质艾条燃烧产生的烟雾也可能引起缺氧性疲劳。若伴随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等症状,可能与晕灸反应相关,应及时停止操作并通风休息。
建议艾灸后注意补充温水,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冷水浴。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艾灸治疗,操作前如实告知医师体质状况。若乏力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恶心呕吐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贫血、低血糖等病理因素。日常可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帮助气血运行。